面包在漫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新的竞技场,我的末日避难所系统,面包在漫步,5200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莫白为什么这么重视“支奴干”运输直升机的装备呢,这是因为末世的现状决定的。现在的末世,只有大多数的沿海经济重镇和中央的一些大城市是在战争中成为核弹目标的。如果要找幸存者,也只能在这些城市寻找。

但是现在的主要交通系统基本已经废弃,以京都地区的人手而言,想要修复一条京都通往魔都的铁路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可是数千公里长的高技术铁路。

但是依靠运输机实现所谓的“蛙跳”战术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就是在目标城市或者幸存者区域附近寻找机场或者类似机场的大规模场地,这样就可以使用重型运输直升机向新的机场投送部队,以白色联盟现在的部队的精锐程度和装备,只要不是碰上十万以上的变异体大军,都还是有把握把当地的幸存者拯救出来的,到时候联盟的规模就可能获得再次扩张的机会。否则以现在京都的三十万人,再过几年,很可能就是国内仅剩的大型幸存者定居点了。

必须在变异生物和人形变异体把辐射区内的幸存者祸害之前把人救出来。这不仅仅是责任问题,更重要的是,避难所系统需要足够的居民人数才能提升,按照现在的人数而言,即使最后全部忠诚度都过60,也不过让避难所升级到十级,毕竟克隆人是不能算居民数量的。

不仅如此,莫白还在计划制造真正的运输机,因为从运输量上而言,显然运输直升机在航程和运载量上都是不能和真正的运输机相比的,不过以末世现在水准,高科技的大型运输机显然是不合适的,先不说技术问题,就算造出来也没有人会维护和维修啊。

不过在此之前,首先要解决机场的问题,原来的国际机场的拆迁和修复工作已经开展了一个月,进度并不算理想,因为机场镇人口仅次于北关,而且人口相对密集,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爱航站楼内和机场跑道的临时建筑里,所以这牵扯到数万人的拆迁问题。

宇文斌在这方面也是做的不错,他首先把大部分农场工人的家属都搬到了农场去,然后是食品加工的工厂和设备也转移到了南边和西南的一些产业园区,那里不仅地方更大,也有合适的厂房和居住的居民区可以选择,搬迁的幸存者们再也不需要住窝棚和临时建筑了。

随着京都地区内的变异生物和人形变异体被清剿殆尽,几大定居点之间的广大区域已经变成了相对安全的区域,白色联盟开始在清理完一些设施比较完善的低楼层小区之后,安排幸存者们入住,毕竟在电力还不算特别宽裕的时候,高层建筑的电梯依然是个主要问题,而且这些电梯还多半有故障需要修理。而那些相对比较低矮的老旧小区反而成了收到欢迎的区域。

光北关北边的一个大型小区内,就可以安置数万人轻松入住,而为这些住宅修理玻璃门窗等还要花费一笔钱,好在初期仅提供的一定的电力照明,供水依然是集中供水并且洗澡还需要再小区内新建的澡堂子里进行。不过幸存者们依然满心的喜悦,洗澡自由这种事情在末日之后的第四年,终于实现了。

至于做饭的问题,依然是以食堂和餐馆为主,少部分收入较高的家庭可以你考虑购买燃气罐和灶台在家做饭,只是这东西还不是所有人能用得起,但是起码开了个好头。

在人心安定之后,白色联盟也静悄悄的开始了新一轮的募兵工作。

在人口初步统计之后,除了少数零散的幸存者之外,其余幸存者都已经被纳入了白色联盟的管理范围。而白色联盟的现有总人口大约是32万四千人。

其中最重要的部队,防卫部目前是五个旅加直属部队还有空军,共计两万三千人的正规部队,还有近万人的辅助人员,而各个大型定居点的警备团下辖两到三个不满编的警备营,共计十四个营,大约一万一千多名警备兵。加起来是三万五千人左右的武装部队。

至于下一步,白色联盟需要继续向西边的张家口方向推进,然后另外一只部队则是向东南的廊坊和天津前进,这些都需要额外的部队,所以在和吴菲原神商议之后,莫白决定再增加两个旅的编制,同时把原来的第一装甲旅改为直属装甲旅,添加一个第一步兵旅,然后把机降营扩充为直属机降旅,这样就会增加大约六千人的战斗部队,同时防卫部还需要补充大约四千人的辅助部队,这样就是需要一万人左右的新兵。

不过这样的募兵对于三十二万人口白色联盟来说还是完全可以承担的,根据防卫部的推算,联盟内部除了工厂和农场的核心技术骨干之外,很多工作都可以用克隆工人替代,尤其是使用避难所系统内的各种现代化工厂,更是非常适合克隆工人,这些克隆工作的对于相对简单并且重复率较高的工作而言更加胜任,这也就代表了联盟现有工厂的百分之五十的岗位都可以用克隆工人代替。

这样就可以腾出大约八万人的工人,其中条件适合参军的大约是四万人,去掉不愿当兵的和另有安排的,至少还有接近三万人预备兵员。再加上北关和机场镇内都有佣兵工会,他们大约还有一万多人的注册佣兵,这样一来,联盟的部队至少还能有扩军一倍到六万到七万人的潜力。

吴菲的训练计划中,新兵训练时间目前为十周两个半月,每一批新兵约为一千五百人左右,这样的话,三个月后新的步兵旅和机降旅就可以初具规模,然后再磨合一个月就可以出战了。

至于现在,西线进展还算顺利,而东南边却是受到了民兵团势力的袭扰,整体速度并不理想,为了清理联盟到廊坊之间的广大区域,关一已经带队出发了,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莫白强制要求他必须在龙五和希尔之间至少带上一个人,否则如果再次被吴夫他们阴一把,万一这次敌人运气好呢?

不过这种可能性并不高,先不说吴夫身为民兵团的首领,亲自出动去找关一这种事情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他要做的事情多的很,也更加惜命。

再说关一的小队已经异常强大了,不仅有众多高手,还有两队克隆战士配合,再加上随时都可以支援的空中打击力量,如果吴夫他们再来,还能不能回去就不一定了。

现在的联盟,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循环,莫白这个领导者所要做的,就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系统里显示的各个分基地内的设施情况,然后按照具体情况移动或者增加分基地的工厂和设施位置,同时为需要扩大产能的分基地采购新的工厂和设备。

说到瓶盖的收入,对现在的莫白而言,还真的成了一个数字问题,每个月就算什么都不动,庞大的人口技术也能提供十几万的瓶盖收入,这还只是一部分,回收的各种原材料,变异体和变异生物的尸体都会给他大量的瓶盖,再加上前线部队和佣兵不断的扩大捕猎区的范围,拉网式的清剿周边的危险生物,每天都有上万瓶盖的收入到账。

现在的莫白,一个月很轻松就是超过五十万的瓶盖入账,他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瓶盖合理的花出去。

原本的白区地面建筑,就是文化园,也开始了重新的规划和改建,除了软件园的主楼以外,其他的建筑多数都要重建,包括数个新的兵营,扩建的军用机场还有更适合在地面建设的载具工厂等。

而新修建的自动化维修工厂的高级版也刚刚推出,不仅可以维修普通的载具,车辆,装甲车等,还可以维修空军的多种机型,这样就节约下了大批的技术工人。损坏的载具从工厂这边进去,另外一边出来就是修理完毕的了,效率惊人的很。

同时原来的载具工厂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不仅占地面积更大,功能也更加齐全,同时八级之后开始区分军民两种载具工厂,民用的载具工厂成本更低,建造速度更快,而军用载具工厂同样因为专业化提升了建造速度和奖励了多套载具图纸。包括了“猛士”三代,原来的国产主力军用装甲越野车,在上个月已经开始量产,并且批量装备部队,

这种装甲越野车机动性非常好,京都以外的区域大部分公路依然相对完好,只要搭配拖车和装甲推土机,部队就可以很快清理出可以使用的道路,回收队将会把废弃的车辆回收再利用,乱七八糟的车型直接送进精炼工厂回炉,有用的功能性车辆留下来维修后继续使用。

仅仅西线的部队在开辟道路的同时就回收了超过十万辆各种车辆,其中大部分都送进了精炼工厂,回收的材料用于生产规格统一的车型,比如新的六轮卡车mV3,运载能力非常强,标准运载能力为五吨,实际上运载十吨物资也是可以的。

这种标准运输卡车,白区的载具工厂一天就可以出产十辆,一个月后就是差不多三百辆,已经开始逐渐替代杂七杂八的那些运输车辆担任各个定居点之间的主要运输手段。

而主力野战部队配备的则是另外一种越野能力和防护能力更强的全地形运输车Vp23,不仅可以作为运输卡车,还可以经过改装后成为装甲运兵车,堪称全能高手。

联盟现在的部队,已经逐渐脱离了原有的轻步兵的形式,逐步开始朝着重型步兵和超级步兵的方向前进,尤其在士兵的外骨骼配备上,“轻步兵”系列外骨骼已经批量生产了三千套以上,并且开始在第一装甲旅和第二步兵旅内部各装备了一个营,前一段时间的使用反馈非常好,四级士兵在配备了外骨骼之后,战斗力不亚于五级的精锐军官,所以要求大量装备部队的呼声越来越高。

莫白不得不调整了装备生产的顺序,把“轻步兵”系列外骨骼放在了首位,这样下去,每个月装备工厂就能出产超过两千套这种外骨骼,同时这一次优先装备的部队是机降旅,因为主要乘坐直升机进行机动作战的机降营需要更强的个人作战能力和火力,外骨骼系统可以挂载更多的弹药和更强大的火力,所以机降旅的需求更大一些。

又是忙忙碌碌的一个月过去了,这天的莫白前往北关参加联盟的第一次各定居点之间的商贸会议,本来这种主要在于调整十几个定居点之间的生产和商贸平衡的谈判扯皮会议是不需要莫白参加的,有经验丰富声望也足够的陆游主持就行了。但是陆游坚持有些事情可能他也没办法做到尽量公平公正,所以关键时候需要莫白拍板子。而且陆游还颇为神秘的说有个莫白肯定感兴趣的事情让他来参加。

想想陆游保证会议时他不用在现场,只需要出现重大分歧的时候出来意思一下就可以了。而且他也的确好奇陆游说的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九龙抬棺

张九阳林婉

求道在万界

爱吃糖三角